性理題釋【第二章】、道與人有何關係


後學晚上所要學習報告的題目是性理題釋第二章「道與人有何關係」,後學所收集的資料,和所舉例六點的引證:道與人有密切關係的道義,這都是李點師在星期二常班所慈悲的資料,內中不止提出道中所說的引證,也引證古聖先賢的證明;證明著道之尊貴,道與人真真密切的關係。白陽修士得以珍惜這個千古難逢的機緣,抱道奉行。但後學愚笨,不能抄寫齊全,只能用整理來的一小部分,做為後學晚上學習報告的資料。以下之六種關係是其意函證明著,「道與人有密切關係」之殊勝所在。


關係一:道與人有何關係呢:在道德經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根源。道在天謂之理,賦在人身上謂之性;例如:人百年後去世,俗稱為「過身」;也就是我們身上這一點靈性離開了。所以說:「道」和我們每個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關係二:道與人有何關係呢:「道」是人的根本,人生在世再寶貴的物品是可以不要的,唯有無形的「道」是我們每個人不可失去的;如:銅板一定要有二面圖樣、才叫做錢幣可以買東西;如:日光燈的電源把掉,失去電就無電燈的功能了。俗語:人是天生地養的,這暗示著:我們人本靈是從上天來降世的。但人之所以,有而不知其有「道」的存在,是因為六萬年來在生死輪迴輾轉中受氣稟物的遮蔽之下,習慣成自然而認假做真;這次三期未刼 上天老母慈悲大開方便法門,普渡原靈佛子,這個 「求道」的儀式,是渡化、指點提醒著迷失的眾佛子找到回去故家鄉的一條光明的大道路。接下來我們要依道而行,三字經上所說的:人不學,不知義,所以求得大道以後必須經過學道、修道、辦道,就是了咱求道時所立的十條愿,因為愿力可以消業障,只有消去累世所造的惡業,所謂無事一身輕,咱清清白白回歸理天本位,朝見母娘。


關係三:道與人有何關係呢子思聖人在中庸的章句也說到道與人密切關係,他慈悲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上天慈賜一點靈明的自性,性:豎「忄」三劃為三綱,「生」五劃為五常;三綱生五常合為八德。人能夠依照自性中的八德做事,人道圓滿,天道就順事成就了。


關係四:道與人有何關係呢所謂:「命」無性不立(應用),「性」無命不依(依附),性在人在,性去人亡。記得後學在大約30年前,徐前人慈悲在台南市金華路的「國學研究中心」親自講解「道德經」。聽講的前賢來自各鄉鎮前來聆聽徐前人的教授。有一次  前人在講課前向當時在座的道親問說:諸位今天晚上你們如何才能來到佛堂呢?有的回答說:是用走來。有的回答說:騎鐵馬來的,也有回答騎摩托車相載一起來的。 前人微笑說:是自家靈性帶你們來上課的。所以身與性是密不可分的。     


關係五:道與人有何關係呢每一個人都有二個老母,一位是賦我們靈性的先天老母,一位是生我們身軀的母親。古德云:「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只要是活跳跳的人,其身上都有光明的德性,因為無知都向外頭找神奇。古詩上云:任爾聰明過顏閔,不遇明師莫強猜;其意就是:你的聰明才智有勝過孔子的弟子顏回、閔子騫,但是沒能得遇明師指點,也無法了解大道的殊勝所在。古德又云:有緣得遇佛出世,無緣卻遇佛湼槃。同修大德們何期有幸;是三世修來的慧份,加上祖上有德的加庇,俱足此機緣,今生才能登上白陽的法船,只要我們各人自心內聖好修煉,身體外王力行好好廣結善緣,認理修真;百年後可到達理天聖域。道中有很多很多己經歸空的乾、坤先賢、老菩薩, 上天老母都賜果位給與嘉獎;他們抱道奉行,有始有終如實的修辦道精神,都是後學們的模範。無論他們是自然老化歸空的或是生病歸空的,這是各人了各人夙世的因果,這跟其各人修持無關係;重要的是歸空後所顯著的瑞相,在在可以證明大道的寶貴,及個人真修實煉的成果。


關係六:道與人有何關係呢三天主考院長大人所慈悲云:做人不要看輕自己,人是與天地並立為三,天、地、人;人是三才之一哦!。道在我們的身上,就是明師這一指點,這是靈性出入的正門;如基督教聖經上所說的「窄門」「十字架」等等的暗示,如果不是已經求道而得受明師指點的人,如何也不知其中之尊貴和奧妙,人人有個方寸寶地,須好好珍惜、保守之。


接下來後學來學習本文的意函。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此至真、至善的道,咱人一時久都不能離開它的;如果人可以離開道的話,所說這個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大道了。因為道是萬事萬物無形的能源;譬喻:地球之所以有「地心引力」,是「道」發揮其功能;它使在地球所有的人、動物、植物可以安穩的在地面上生活;而日月、星辰也都是靠自然的「道」在運轉不息。清靜經老子聖人講: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在在證明「道」的偉大。


  道者理也,人必由之路也,人依乎道德,如火車在軌,如輪船在水,如飛機在氣,若是火車離軌,輪船離水,飛機離氣,則險象環生。


:道是不變的真理;「道」在天稱謂天理,在物質上稱謂物理,在事上稱謂事理,在社會上稱謂公理;在人,為之性理,所謂天理對良心;每一人都有良心善性,作事遵良心道德來做是守好做人的本份而己。就如火車它遵循著一定的軌道在行駛,如輪船它在一定的水道上行駛,如飛機它在天空有一定的航道上行駛,駕駛人他們有依照本份,操作運行都能安然順事的。相反的,如果火車行駛離開一定軌道,就會翻車;輪船行駛離開一定的水道,就有可能捲入旋渦而沈入海中的暗溝,後學聽傳說講:澎湖海域有一條大暗溝,輪船行駛到它的附近都要特別小心注意。說到飛機它如果不照航道飛行;例如:今年4月初波蘭國家的一架飛機,架駛的機長沒依照航道規定,飛的高度不夠,結果坐在裡面的國家重要官員,包括總統,總統夫人,經濟部長等百餘人就這樣失去寶貴的生命。這種沒依照規則行駛,其危險現象就會一一發生。而且受害的是沒法度彌補的


◎人若離道,在社會受法律之裁判,在陰司受閻羅之制裁,則墬入輪迴,四生六道,轉變不息,苦海無邊。


:做人如果沒依照天理良心做事,失去做人的本份,這樣的話不止是,受社會上眾人的批評、要受國家法律的裁審判行以外,當去世時靈性離開這個身軀以後,一點靈性受到罪業的輕重所牽引去,墮落陰間受地府法律的善惡審判。就順著業力輕重的牽引在四生、六道中輾轉不休。所講的四生: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牛羊馬走獸,鳥者飛禽,魚蝦、蚊蟲。六道:有三善道、三惡道。三善道:天道;氣天神仙。人道:富貧、貴賤。阿修羅道:修行只修福德,不修慧德;性情爆燥。三惡道就是:地獄道:在生時罪惡深重。佛家《成實論.第卷八內中》說:「具足(殺生、偷盜、邪淫)三種邪行,則為地獄。畜生道:在生時愚癡不化,「靈智」喪失,身口意一切行於非禮。餓鬼道:例如:目蓮的母親在生時。貪心、吝嗇心、破戒律..等等的惡行。死後淪落餓鬼道,才有目蓮救母的典故流傳在人世間。


所以六道輪迴完全是自己心靈的變幻,並非有人審判你,要強制你進入何條道去受報。咱要明理,即使貴為氣天神仙生往天道,但不是究竟解脫,因為福報一旦用盡,就一樣必須要來轉世,在依照各人的業力,來決定下一生的受報。所謂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所以古德才說:不受明師指,永在輪迴受 。活佛師尊曾經慈悲云:修道修心,辦道盡心;白陽修道士要修整放縱不安定的心,身口意須去濁留清;一性圓明,百歲後,回歸理天享受萬八年的清福。所以後學去參加前賢的告別式,都會向先賢的靈相這樣的祝福:咱都要好好再修煉,以後在理天見面。


孔子曰:君子死守善道,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樂道,顏子得之,拳拳服膺,終生無失,曾子得之,戰戰兢兢,一日三省己身。


:所謂的君子是指:古代「君王」、及「修道的人」、它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言行相顧,言行合一的人 」。


    四書論語有記載著: 有一天子貢問孔夫子說:進德修業的人,要修到什麼時候才能停歇呢?夫子回答說:修到最後一口氣盡;因為一個進德修業的君子人其修道心志是堅定的,是始終如一的;至死也不改變其初發心。而且一個進德修業的君子,其所擔憂是道德學問有所懈怠或欠缺!而不去擔憂今日該穿什麼衣服才合乎體面,應如何享受美食;就是沒錢買菜,三餐的飲食白飯拌醬油也吃得津津有味。所以一位進德修業的君子是樂道是契合真理的;孔子聖人曾經讚美著顏回的德性;夫子說:賢德的顏回也,家很貧困,平時所吃是一竹碗飯配半瓢水就過一餐了;其所住的地方是在窄巷內的破漏屋,但顏回始終不改變其做人的志節;而且夫子所傳給他的道德學問,也是時時存在心上,抱道奉行,不敢有所錯失;顏回他的至誠是始終如一的。


因為顏回他32歲就英年早逝(也有記載著顏回聖人是40幾歲歸空的)所以道脈天命的傳承,才由曾子來繼承。曾子得道之後,真真戒慎恐懼,戰戰兢兢,如臨(走到)深淵,如履(踏在)薄冰;他以三件事做為其每天必修之功課來省察自己的身、口、意,是否有如實的用功,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第一條就是自問自己,幫人計畫事情及與人共事時,是不是有盡心盡力去籌辦,有得利忘義否?第二條自問自己,和志同道合的同學、朋友交往時,是不是有守誠實、信用否?第三條自問自己,老師所 教授的學問,自己是不是有時時的溫習否?」所謂:「溫故而知新」,道理經過時常去溫習就會有體悟,更進一歩對道理的體會和認知。一位至誠的人不會有不實在的行為。待人處事都是循規蹈矩,謹言慎行的。


以此觀之,道與人有密切之關係,惜乎世人度外置之,孔子嘆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從以上所列出聖人的行誼,他們之所以能死守善道,憂道不憂貧,樂道,聞道以後,拳拳服膺,終生弗失,曾子聞道之後,戰戰兢兢,一日三省己身。這在在都是有體認到「道」的尊貴;「道」確實與我們人有密不可分之關係。但是道大理微;如果學修者不明理如實修道,是很難去發露自家妙智慧來應對外在的人事物,以及酒色財氣名利恩愛的引誘牽絆。一旦不能認清,何者真假、何者輕重的認知功夫。實難能超凡入聖的。有道是:一日有修一日功,一日無修一日空,修道是最現實的,就如口渴的人必需喝水才能止渴的道理是一樣的。


在中庸第五章孔子聖人說:“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當我們順境時一般人會得意忘形,忘了我是誰,而失意時,一般人又會產生不滿的心思,這在在都不合中庸之道。


   本文最後一句孔子聖人說:一般人住家出入不用走正門的嗎?而為什麼有的人他們的行為都不依照道理走呢?有道是:明傳四書,暗藏真理。孔子聖人是在暗示著人人本有一點靈明的自性在玄關正門,玄關正門的殊勝卻是人人有而不知其有,卻迷失在酒色財氣四門,認假作真。為了利益性中三綱五常道理也沒存在心頭了。仙佛也曾經暗示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聖人、仙佛祖其悲天憫人的心懷,苦口婆心的傳教渡化,在在都是啟示著每一眾生人人身中自有道、自有佛性。古德云:「大道本來自身有,迷人不知向外求,道本根靈,身主宰,速往明師參妙玄。」


因此何其有幸,我們已經求道了,讓我們知道,道在人人的身中,要使自己的靈性光明,是有條件的,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靠自己。活佛師尊已將我們的智慧開啟了,接下來靠自己,就是透過像現在大家的誠心,能夠撥工來參加佛堂的研習;接受點傳師、講師的慈悲成全道的真義,經過一次一次的研究,才能更加來體會、來了解做人的道理;而且「知」道還會「行」道; 在學道修道的過程中,各人在日常生活中將聽來的道理,實實在在行於待人接物的應對當中;譬如說:我們今天聽到「道與人有密切關係」的道理後,知道道就是人的良心,如果我們的身、口、意有所過失,必當懺悔改善,而依照本性良心做事、應對,這樣老實修行,就是在修做人的道理。有道是:「人道盡,天道近」。


以上點師所慈悲的道理,在在都是後學必修的學分,也與前賢大德共勉之!


後學學習至此,感謝 點師慈悲成全 有顛倒錯解之處   祈求


活佛師尊赦罪 ,敬請 點師慈悲糾正, 諸位前賢慈悲補充。


最後 恭敬 諸位前賢  法喜充滿 心身健康 聖凡如意  謝謝大家!!


※此篇文章邱同修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