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愿了愿                                   黃秀綢


一、前言

佛有三不度:無緣者不度、無信者不度、無愿者不度。當今白陽弟子,若非夙世修積,怎能生逢三期,遇上明師降世,師尊、師母兩位老人家應運普渡之機緣。更須有十足的信心,相信道真、理真、師之天命真,才能一步一步向前邁進,有所成就。


人若無志,如脫韁野馬,無舵之舟;心性不定,茫然若有所失,修道亦是,若無立下大愿,依愿而行,則難証道。點道詞云:「你若愿不能了,難把鄉還。」


詩云:愿其大者成其大  愿其小者成其小  立愿了愿成大道  反心謗道墜深淵。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文云:「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愿當先。愿立則眾生可渡,心發則佛道堪成。」


 


二、古往聖佛皆立下宏誓大愿


自古歷代聖賢,皆是立下宏大愿,才能永垂千古。發心立愿,是修道者必須經由的一種過程,有愿才有力,愿立的得大,所產生的力量也因之而大,只要誠心宏愿,仙佛必暗中幫助,佛盤註冊,行道之力量因之而增強,所期之目的,亦較容易達成,即所謂「人有善愿,天必從之。」


地藏王菩薩:地府不空,誓不成佛


彌勒祖師  :化娑婆世界為人間淨土。


觀世音菩薩:十二悲愿,眾生渡盡,方証菩提。


阿彌陀佛  :發四十八愿,願渡眾生入淨土,故造西方極樂世界。


釋迦牟尼佛:發四弘誓愿「眾生無邊誓願渡,煩惱無邊誓愿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活佛師尊:為師也有愿力─希望大家成仙佛,達到圓滿究竟,超脫苦海。白陽聖賢四弘誓願:1完成三曹普渡2挽化天地劫難3成就道開四海4開創大同世界。


關聖帝君:十萬劫普渡慈航。


●教化菩薩:教化無悔。


 


 


三、愿是修辦的原動力與指路標


白陽期道降火宅,只要有引保二師引渡,並跪在佛前立愿保證,求道者身家清白、品行端正的人,其所求的道乃是真道、真理、真天命,絕不是邪教或左道旁們,更沒有騙大家的錢財;同時求道者也必須跪在佛前『立愿」,向上天表明對道的誠心之後,點傳師才將三寶傳給求道者,這是入道時的第一個愿力〜十條大愿。


愿,就是原來的心,是每個人本來的真面目。修道修心,是要我們回歸本來清靜無染的真面目,也就是佛心、良心、自性,有愿力,修道才有方向目標,才能無怨無悔的渡化成全,任魔任考而能忍辱過關。所謂「真道真考驗真心」,如果沒有立下大愿來約束自己,恐難免退志,遇考變心,終至白修一場,落個墜落,何等可惜!反之我們立下了層層的大愿之後,深知誓愿的嚴厲、佛法的無情,心中自能存戒慎恐懼之心,縱遇任何魔考,必不敢念頭妄動、心志動搖。「愿」更是一把規尺,能約束自己、成就自身,所以說,立愿是修辦的原動力,更是前進的指路標。


 


四、大道的十條大愿及六條聖愿


(一)十條大愿:我們再求道時立了十條大愿,此乃基本大愿、修行之大原則。


1.誠心抱守2.實心懺悔(乾)實心修煉(坤))3.不虛心假意4.不退縮不前5.不欺師滅祖6.不藐視前人7.遵守佛規8.不洩漏天機9.不匿道不現10.要量力而為(乾)要誠心修煉(坤)。


  (二)六條聖愿:


      重聖輕凡:聖事看重一點,凡事看輕一點,多犧牲付出,多接近佛堂


多參與幫辦、多參研經訓。


          詩云:重聖輕凡初發心   效法前賢之精神


                  聖事人人皆有份   袖手旁觀是愚人


      財法雙施:財施是以財助道;法施是講道給人聽,並帶人來求道,善握了愿


機會,才能隨緣了業。


          詩云:財施猶如井中水   一邊串打一邊生


                  三日五日不打水   何曾淹到井欄邊                          詩云:法施功德是無邊   隨緣渡化廣成全


    多用口舌行方便   代天宣化即聖賢


      清口茹素:清口-入口清、出口清。茹素-就是持齋。身、口、意三方面都要


做到清靜。


          詩曰: 清口茹素發慈悲   從今六畜寃斷絕


                  佛盤首先把名列   心廣體劈萬邪


      捨身辦道:護持道場、推動道務、任勞任怨、積極負責、吃苦耐勞、無怨無悔,


才能擔當大任,為眾生辦一番大事。


          詩云:捨身辦道菩薩愿   上天取得爾心田


                  為道頂起諸魔難   為眾捨己芳名傳


      開設佛堂:早晚獻香勤叩首,懺昔日之過錯,誠心懺悔悉皆斷,渡人求道、成


全道親。                


        詩 云 :開設佛堂孝為先   接引佛子認娘顏。


                  早晚亦可表奉敬   逢凶化吉妙無邊。


        恩師云:佛堂是天堂的介紹所   三曹的事務所


學佛的改良所         成道的修煉所


西方功德的加油站     眾生靈的救濟站


培養品德的大學校     避劫的中福地


仙佛的歡喜地         捨念的清靜地


      開荒下種:把佛法帶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國內外皆行。


         詩 云:開荒下種是大愿  立愿了愿兩兼全


                  各有能力盡表現  寸功不昧助天盤


 


五、了愿之道


  1. 飲水思源 尊師重道 :  適時地替前人、點傳師佈德,闡述其犧牲奉獻、為道付出之精神。尊師之訓、效師之行,有命不敢違,無命不敢專,認理實修,適時給予諫言。諺云:「木有本,水有源。」木有本,是以本固而枝榮;水有源,是以源遠而流長。


  2. 遵守佛規 捨身辦道 :  熟悉佛規禮節,遵守佛規條令,恪遵三清四正(聖凡清、錢財清、男女清,心正、身正、言正、行正。)護持道場,推動道務,素位而行,各盡職責,共擔使命。才能隨緣了業。


3.三施並進 修道三不離:  財、法、無畏三施,盡力而為,善握了愿機會,才能隨緣了業。不離佛堂、不離經典、不離善知識,以鞏固道心、增加了愿機會。


4.認理實修 始終如一 :   不依人情激動而修辦,不因所求心而修辦,不因逆境而失職。秉持初發心,誠心抱守,永不退志。歡喜作,甘願受,了愿是本份事,而非所求事。末後時刻,萬教齊發各顯奇能,要認理歸真,不迷信盲從,老實修行。末法時期,異端旁門正邪具出,真修道要以覺為師,常保初發心,成道有餘。


5. 同心同德 共駕法船:   秉持一片天心, 遇善相助 、遇事相辦,放下我執我見,不計較、多體諒、多包容、不分別,放開私我以大體為前題,共同去護持大道場,共挽大劫難。


6.正心修身,善盡天職:    聖門之學,無非誠意正心而已。中庸云:「君子素其位而行。」      


 


7.立愿了愿,精進不懈:   吃苦才能了苦,了愿才能回鄉。懺悔改過是真精進,抱道奉             行是真精進。                                                                     8.開荒闡道,弘法利生:開荒是開心田的荒,習氣的雜草不去是荒,功德不培也是荒,           去習氣培功德,本立自然道生,所闡發的就是良心道。講道不離身,說法不離性;眾生最需要的是古道和綱常,做到那裡講道那裡,現身說法,是真利益眾生。


六、結論   


  仙佛慈訓:『無愿不成佛與仙,仙佛無愿不調賢,金爐跪發鴻誓願,願受真言上九天。』  活佛師尊慈訓:『你們在理天立了什麼愿,來到人間就要實現什麼愿,就要了什麼愿,千萬不要有怨;因為你在  老母前立的愿,是心甘情願來到人間,忘了你以前立的愿,現在實行起來心不甘情不願,又不能真正的了愿,將來憑什麼回天?』


   


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莫待老時方學道,


孤墳都是少年人。」歲不我予,世事難料,當知「西天不留一佛子,理天不留一菩薩」,全都下凡扶助彌勒成大道,每一位原胎佛子,皆是乘愿而來,各有其護道使命。秉持對道的初發心,唯有立愿之後,照愿實行。時時回顧愿立,是否以積極精進的心去完成使命,不可忽作忽輟,遇難退縮。時時省思自己,督促自我,勿負使命,只要持之恆,終必能成道證果,愿了還鄉。


                    


      由一點一滴的功         久之積成深山高崗


      由一點一滴的德         久之積成大江河海


      由一點一滴的心血       久之結成菩提果位


      由一點一滴的精神力量   來震碎四大銅牆鐵壁〜生、老、病、死


  由一點一滴的愿力  自覺覺他 搭天梯 歸根認  母 返本還原


 2010  基礎天基道場   操辦點傳師   柯慶宗   紅字補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