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性理題釋七  得道四難怎樣講?


   ◎人身難得:史記云:天開於子會,而沒於戌會,地闢於丑會,而沒於酉會,人生於寅會,而沒於申會。寅會,地球上才有人類,因由天生人,人的生死權在上天;人之初初降生在東土;本性純善無惡,當在世間的期間一到,自性就直接回歸上天繳旨。然而在天上、人間往來,久而久之,原本純真的本性在這個娑婆世界的習染下,離天理就越遠了;習性濁氣重,使得靈性不能上升就下墜在四生六道:胎生、卵生、濕化、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這六條路,依照生時所造的善惡業因,死後靈性自然往生輾轉受報,要再轉生為人類的機會只有六分之一,所以人身難得,須珍惜保重。


   ◎三期難逢:誠如俗語言:人是天生地養的,這暗示著:我們人本靈是從上天來降世的。但人之所以,有而不知其有「道」的存在,是因為六萬年來在生死輪迴輾轉中受氣稟物的遮蔽之下,習慣成自然而認假做真;這次三期未刼 上天老母慈悲大開方便法門,普渡原靈佛子,這個 「求道」的儀式,是渡化、指點提醒著迷失的眾佛子找到回去故家鄉的一條光明的大道路。接下來我們要依道而行,就是了咱求道時所立的十條愿,因為愿力可以消業障,只有消去累世所造的惡業,所謂無債一身輕,咱清清白白回歸理天本位,朝見母娘。


   ◎三期難遇:我們相信有靈魂、天堂地獄、因果輪迴,雖然肉眼不能看見,但是有歷代之聖賢仙佛遺留著千經萬典所證明著。既然有因果輪迴、天堂地獄之說,那麼就要相信普渡也是真;就是得道、修道如終如一就能夠超生了死,歸回無極理天,也是千真萬確的。古德云:「來的早,不如來得巧」在青陽期、紅陽期時人心純樸,只有 君,宰相、有道可得,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一人而化天下。紅陽期是謮書人、出家人有道:如孔子、孟子、釋迦佛..等聖人佛祖他們的德行可以為天下模範。在當時的修行人是先修行後得道;要修圓三千功八百果滿,善氣感應上天才有機會得受指點,靈性回歸本位。現時為白陽期。因為世間眾生大多數人心敗壞,惡氣沖天,上天老中勅令:道劫並降,心性不昧良善的佛子可以得道修道,惡習重的佛子受災劫懲罰。


◎◎中華難生:中庸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中華民族地理位置在亞洲;古時稱為中國、中原、中央。然而天道是非時不降,非地不興。因此中國是道脈傳承的發源地,聖人輩出的所在;上天的垂示,當有聖人降世時,大陸黃河的水便澄清一次,因為黃河的水整年都是濁色的,所以黃河的水會澄清是一件不可思議的真稀罕的代誌。在孔子聖人降世時,傳說黃河的水也澄清數日,還有咱天然師尊降世那一天,大陸北京天壇失火,所以黃河以北半天空是一片的紅光,而 且一向混濁的黃河,當天突然也澄清可見底,這在在印證著;千百年來黃河每次澄清,使有 聖人降生的說法。因為我們臺灣的地理也是在亞洲的位置上,所以立志修行的人很多,我們在座的前賢隴是其中的一位;所以現時,道中人才輩出,所培養的人才其使命是「開荒下種」,是要將天道的福音傳播於世界各地,廣渡有緣原靈佛子,共登彼岸,回歸本源。


   ◎真道難逢(明師難逢):古德云:「有緣遇著佛出世,無緣遇著佛湼槃(止渡)   古時候修行之人,都要拋家捨業,犧牲奉獻,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訣,歷經千辛萬苦,也未必得遇明師,傳授無上心法。一般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寸功未立,半果未修,卻能求得真理天道、性理真傳,可謂榮幸之至,這一切隴是  上天老中的恩典,彌勒祖師、師尊、師母的大德加庇。俗語云:成功是有條件的:誠如活佛師尊所開示的:「與師有緣非偶然」能得逢真道,得逢明師指點的殊勝因緣都是前生有修,今生機緣成熟的成就,我們活佛師尊的俗名為李修緣;所以得緣必定要惜緣修緣這樣才能了愿回故鄉;開花結實果。因為萬物的生死輪迴並不是由閻王所操縱,也不是上天 老中所支配的,而是由各人的顛倒妄作心身所造就的,當各種的善惡因成熟業識,根據自作的業識,而產生種種的苦樂果報。佛說:得道有四難:人身難得、三期難遇、中華難生、真道難逢(明師難逢);我們太幸運,輪迴到這世可以得人身而且今生得遇大道普傳,這是前生有修、身家清白祖上有德的人,才可以真順事來得道,要再加上有心研究道理,勇敢改脾氣毛病,做一個新人,只有我們真心的懺悔改善,立志永遠做好人,持守到我們人最後終點結束,這樣就如點師時常鼓勵我們,要抱握現在身體還會自主的時候,實心好好用功,修道成功就有咱的份。

   ◎結論:仙佛也曾經暗示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聖人、仙佛祖其悲天憫人的心懷,苦口婆心的傳道渡化,在在都是啟示著每一眾生人人身中自有道、自有佛性。古德云:「大道本來自身有,迷人不知向外求,道本根靈,身主宰,速往明師參妙玄。」


因此何其有幸,我們已經知道,道在人人的身中,要使自己的靈性光明,是有條件的,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靠自己。活佛師尊已將我們的智慧開啟了,接下來靠自己,就是透過像現在大家的誠心,能夠撥工來參加佛堂的研習;接受點傳師、講師的慈悲成全道的真義,經過一次一次的研究,才能更加來體會、來了解做人的道理;而且「知」道還會「行」道; 在學道修道的過程中,各人在日常生活中將聽來的道理,實實在在行於待人接物的應對當中;譬如說:我們今天聽到「得道有四難:人身難得、三期難遇、中華難生、真道難逢(明師難逢);」的道理後,知道修養好身、口、意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應對,遵從自性良心做主、老實修行,有道是:「人道盡,天道近」。


以上本文是師尊所慈悲的道理,在在都是我們眾徒兒必需了解的道理而且也是必修的課程,後學愚笨學習至此,這些淺淺的心得報告,有曲解師尊的心意、顛倒錯解之處,祈求師尊赦罪、點師慈悲糾正、前賢們不吝牽成。


最後  恭祝諸位前賢 身心健康 聖凡如意  學修有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璦 的頭像
    小璦

    小璦wwreyk273077的部落格 有些資料來自轉貼分享!若有侵犯著作權 請告知後學立即刪除 感恩!

    小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