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睡得香甜,吃得也豐盛,還不忘每天吞一顆維他命了,為什麼還是經常覺得好累,一到下午就頭昏眼花、呵欠連連。
如果你一直找不出什麼原因讓你這麼累,試試量個血壓吧!因為國外研究發現,血壓太低可能是讓你失去活力、提不起勁的罪魁禍首。
血壓低一點不是比較好嗎?大家都知道血壓高非好事,可能造成心臟病、心臟衰竭、中風、腎臟衰竭,甚至丟掉性命。
但事實上,低血壓(hypotension)也會讓人不舒服及傷害健康。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就指出,血壓長期低於正常值的人比較容易疲勞、昏沉、做事沒勁。他們對876名年輕男女進行長達10年的研究,包括定期量血壓及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問到他們平時是否容易覺得累?研究人員對照受試者的血壓紀錄及問卷答案時發現,收縮壓平均低於100毫米汞柱(mmHg)的女性比高於這個數值的人,經常疲累倦怠、精神欠佳的機率高出5倍。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低血壓和「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有關,有這個問題的人如果久站、待在悶熱的環境,或運動比較激烈時,血壓經常會突然掉下來。研究人員並發現,如果讓這些人的血壓維持正常、不偏低,他們「慢性疲勞」的症狀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醫學上理想的血壓值是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以下,而比這個標準稍微低一點的話,一般不會出現明顯不舒服的症狀,不過,當血壓低到90mmHg、60mmHg以下時,因為流到腦部的血液不足,就會頭暈眼花、全身無力,甚至失去知覺而昏倒,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中和指出。
老人血壓低,失智風險高
血壓低除了容易暈眩、疲勞之外,另一個潛在危險是損害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增加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的老化研究發現,75歲以上老年人的舒張壓每降低10mmHg,得到失智症的風險就增高大約20%,舒張壓太低尤其和阿玆海默症有關;老年人如果持續性低血壓達2年,未來發展成失智症的機率最高。
為什麼會低血壓?
低血壓和高血壓一樣有家族性,所以如果你家裡有人低血壓,那你的血壓也有可能偏低。另外,年輕女性的血壓一般也比同年齡男性低,特別是纖瘦的女生,大多數血壓都低於正常值。但是中年之後,女性進入更年期,高血壓的比例反而比男性多。
其他可能造成血壓偏低的原因還有:
■大量失血或脫水
血管中血液量充沛時,壓力會比較大,例如我們說吃鹽會讓血壓上升,是因為鹽裡的鈉會讓水分滯留在血管中,讓血管裡的總液體量增加,所以血壓就上升了。相反地,如果因外傷或其他原因大量出血,或是嚴重脫水,那血管中的血液量驟減,血壓就會急速下掉。
少數在經期失血量很大的女生,血壓會比較低,也有貧血現象,陳中和指出。
■心臟機能缺損或心血管疾病
例如心臟收縮功能不良,無法送出足夠的血液。通常血壓低的人心跳會比較快、容易心悸,是因為心臟需要多做工,才能送出較多血液。
■服用藥物
長期吃降血壓藥、鎮定劑等,血壓普偏會比較低,另外如攝護腺肥大的病人可能服用α阻斷劑,也有降血壓作用。如果服藥的劑量不適當,血壓可能降得太低,而引起「姿勢性低血壓」──當姿勢突然改變,如起身太快,或由躺著到坐起或站立,血液會向下流,集中到下肢,使血壓突然下降。
正常情況下,姿態改變時,身體會緊縮血管,並增加心臟流出的血液量來調整血壓,所以我們不會有明顯的感覺。但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的調節功能不良(神經傳導及自律神經系統反應變慢),當姿勢改變時,調節不及,收縮壓降低30mmHg以上,腦部血液不足,這時候突然眼前一片黑、頭暈目眩,甚至可能昏倒。
■靜脈回流變差
醫學上稱下肢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藉著下肢肌肉的收縮力量,讓靜脈的血液回流,所以長期臥床、欠缺運動、下肢循環不好,血液滯留時,回流至心臟的血液量會變少,進而心臟輸出的血液也變少,血壓就高不起來。
■氣血兩虛
以中醫角度來看,氣血不足的人通常血壓也比較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主任程惠政指出。這種體質的人容易疲累、頭暈、走路會喘、耐力差,「就像蓄電力不佳的電池,一到下午就電力不足了,」程惠政比喻說。而且因為循環不好、氣血不順,頸部肌肉還會僵硬。
很多低血壓的人以為自己貧血,但經過檢查卻不一定有貧血問題,門診甚至碰過病人因抱怨脖子硬硬的,醫生就開肌肉鬆弛劑給他吃,反而把血壓降得更低,整個人軟綿綿,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坐著輪椅來求診,程惠政說。
拉高血壓有方法
高血壓需要積極治療和控制,以免引起嚴重的併發症,那低血壓需不需要就醫治療?
在德國和澳洲,大約17∼20%的人有低血壓問題,而且被當做是一種疾病處理。不過在美國和台灣,醫生們多數認為「慢性低血壓」(血壓一直維持比正常值低)只要沒有立即危險,或特別明顯的症狀(如意識不清、昏倒),並不用積極治療。但如果血壓突然異常,掉得比平時的血壓低很多時,就需要就醫找出血壓突然下降的原因。
日常生活裡有一些方法有助於把血壓拉高一些,血壓偏低的人可以試試。
■吃胖一點
體重和血壓關係密切,通常體重增加時,血壓也隨之升高,所以體重超重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壓。相反地,血壓低而且太瘦的人(例如BMI小於18.5)可以吃胖一點,達到理想體重來升高血壓。■吃鹹一點
不是每個人都要限鹽,血壓低的人吃稍微鹹一點無妨,「大概吃得像外面餐廳煮的口味,」程惠政建議。另外像運動、大量流汗之後,低血壓的人可以喝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鈉。
■避開低鈉鹽
市售的「低鈉鹽」、「健康美味鹽」是以鉀取代一部份的鈉,而鉀有輕微降血壓的作用,因此,血壓本來偏低的人當然不適合用這種鹽調味。
至於血壓正常或高血壓的人,醫生也不建議用「低鈉鹽」,尤其腎臟病人、排尿功能障礙的人吃了這種鹽更危險,因為不容易將鉀排出體外,累積在體內造成高血鉀,可能導致心律不整、心臟衰竭。
■喝充足的水
尤其夏天流汗容易散失水分,加上天氣熱,血管擴張,血壓本來就會低一些,如果體內的水分再不夠,血壓會降得更低,所以平時要攝取充足的水分,避免脫水。
■適量攝取咖啡因
咖啡因能讓血壓突然升高,所以醫生會提醒高血壓病人必須限制咖啡因的攝取量。相反地,低血壓的人卻能藉由喝茶、咖啡把血壓拉高一點。
■多做下肢運動
活動下肢時,肌肉收縮能協助靜脈的血液回流,而增加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使血壓上升,所以低血壓的人應該規律運動,特別要活動下肢,如健走、坐著或站立時抬抬腿,促進血液循環,而不要久站不動。
■注意降血壓藥的劑量,定期量血壓
高血壓病人要確實按醫生開的劑量服藥,切忌自己任意調整劑量,如果吃了藥有任何不舒服情況,或量血壓時發現血壓變動很大(如降得很低),應該立即明白告訴醫生,看是否需要調整劑量或換用其他藥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