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條佛規 謹言慎行


前言:李點傳師以及各位前賢大家晚安 後學感謝天恩師德 感謝 李點傳師苦口婆心成全以及前賢大德的參與 讓後學有上台學習的機會 俗語云 人生是苦海 怎麼說呢  佛云 人生在世免不了有生老病死之苦 的四大苦海 佛云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怎樣回頭呢 那就是要追求人生的真理 真理是生命永遠的希望 道場是眾生溫暖地靠港 所以今天我們都這麼幸運 已經 求到聖理天道 當初求道我們所立的十條大願 要去實行 師尊時常慈悲願不能了 難把鄉還 但是 人生的旅途上難免有些波折與困惑 但是老母娘慈悲 於是 垂下天梯 使我們有所依循而免墜入人生的罪惡深淵  而此天梯便是佛規 晚上 後學要 學習老師慈悲 第十五條佛規  謹言慎行   身為一個修道著要如何謹言慎行 謹言 說話盡 量要小心謹慎 盡量說好話 俗語說 心肝好壞無人知 嘴壞最厲害 「言為心之聲」言語是心情的發露  一句話能傷害人 也能成全人 我們要存好心口說好話 心想好事  會說話的人想了再說 不會說話的人 說了再想 口說好話如土蓮花 口說壞話如土毒蛇 所以身為修道著要口出善語結良緣。


慎行 慎重做事情 俗語說 活到老學到老 大家學習口說好話 心想好事 身行好事「 行為言之表」行為是言語的表露 要有良好的行為也要有說好話互相配合 如果大家都能存好心說好話 做好事 才能圓滿事情 所以修道謹言慎行很重要。


老師慈悲 修道人應口出真理 只論聖事 不說是非 不造口過 口無雜言 斷諸嬉笑 這才是真正的謹言 註解修道人要時時口出真理才是名副其實的修道人 聖人的話指有待天宣化 都存好心說好話 不說是非 不創造口過 不說閒言閒語 喜怒哀樂自己要曰束要克制自己 快樂情緒要合乎中庸之道 這才是真正地謹言


而慎行 也是一 你不僅要言行合一 身立標竿 你更要以身行道 代天宣化 處處以天心為心 事事以眾生為念 時時戰戰兢兢 謹慎自持 心存嚴謹 身自 少過 如此「 言滿天下無口過 行滿天下無怨惡」才是一位真正立身行道的人啊!


註解 慎行也是一 樣你不僅要謹慎小心自己的言語行為 做一個模範之人 得道之後要學道修道行道 認裡實修 人是三才之一 要代天宣化 時時要以上天的 心為心我們辦上天的事 要能己立立人 己達達人 渡化眾生 時時都要非常謹慎小心要學習顏回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  如臨深淵 如屢薄冰 守住我們的本心 凡事謹慎 凡事小心 自然過失 就會減少 孔子曰 君子欲律於言 而閔於 如此謹慎天下的人人就不會討厭你 這才是一名真正名副其實代天宣化 立身行道的人。


老師慈悲的冠頂詩 謹奔前程上瑤台 今日我們得了道 學道修道行道要認理實修而努力行功立德 在修道過程 要謹言慎行 有一天才能返回上天的無極理天 享受萬八年的快樂。


言行相 體心懷 言行要一至 話要說到做到 要時時反省自己 體會自己是否有道學不斷的充實 體天之心 以慈悲為懷 心念眾生 以天心做事。


慎思明 察守道 老師慈悲 心念很重要 但是修道修心最難 最容易起心動念 所以每個人 時都要克制自己的心念 多看聖人書。中庸云 博學之 審問之 慎思之 明辦之 篤行之 我們修道要好好用心學習 謹慎思考 清清楚楚明白分辦 不明白的事情 有疑問也要問清楚 認清理路 實時在再去做 時常謹慎思考 守好修道的心念。


行雲流水持潔白 我們仰望白雲 白雲在天上自由自在海闊天空的飄流 白雲是變化無窮 世間事也是一樣原本就生滅無常 俗語說 富貴如浮雲 名利是無法添滿的欲望  我們要詳細了解 天地與我們同樣 都有四季循環 萬物與我們同一體 顧前人慈悲修道要學習水的精神與美德 水利萬物而不爭 水能揚清激濁 潔身清淨 流水是通達無礙 無論清潔或汙染一但流到大海一樣清潔無汙染無雜質  我們修道要效法大自然把我們自過去六萬多年受氣秉所拘物欲所矇蔽的清靜無染本性回歸到本來面目。


 



謹言慎行本文 與注解


1〉※謹言者口語小心,言滿天下無口過;慎行者品德注意,行滿天下無怨惡也,修道之士,口不擇言,身無擇行,成何修道。                 


〈一〉注解師尊慈悲 口業是病魔 修道人勿患口過 我們清口的意義為素食與戒口業十惡中口業居其四 口業有四惡 妄語 惡口 兩舌 綺語 可知口業足以毀道敗德 舌為禍福之門 舌頭可好話 招來福德 眾下好福報 也可說壞話 招來禍害 眾下無限期的禍根 修道者不能不謹慎小心。修道要有口德 我們要效法聖人謹言慎行  說合情合理的善語  人品道德要學習聖人的溫良恭儉的美德 老師時常慈悲 修道未成先結善緣 所以我們要口出善語結良緣 所謂善語就是發出內心 真心 的讚美 鼓勵 成全 安蔚的話 若是說人是非 說人長短重傷毀謗的話 即是惡語  善語一句 如同冬天的太陽 使人溫暖 惡語一句 如同六月的寒霜 使人畏懼 恩師慈悲 慈心如花香 愛語如太陽 心中燈不滅 處處皆天堂 善語時時說 良緣處處結。如果身為修道人言語不謹慎 出口傷人 行為不好 要如何成為一個修道人。


2〉※修道皆知,禍從口出,言多必失,故宜口心清淨,無由之言絕勿輕易說出,不吉利之言亦不輕易出口,惹厄災之害,亦勿輕易說出,妨害他人之言絕勿說出,不實之言,粗語惡口,違法違紀,污言,非人之言絕勿說出,天機不談,國家機密不說,出口成章,言出是理,則是謹言也。


〈二〉注解我們得道了修道要知道病從口入 禍從口出 一個人說話不一定要說很多 俗語說言多必失 禮多必詐 修道之人口心 要清淨損人利己的話不要說 子曰 可與言 而不與之言 失人 不可與言 而與之言 失言  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身為修道者該說才說 要說適當的話 老師慈悲 修道要守口德 話不可以隨便亂講 人與人在一起 不是光講是非 再一起要多談道論德 是非自古以來就是不斷 因人無明而造成 讓人心無主張 盲目跟從 這也是很危險 修道要立功 立言 立德 說或粗心大意 行為不謹慎 那很容易給自己惹來災禍 也容易給自己惹來阻礙 不是別人要阻礙你 是自己阻礙自己 所以不應該說的就不要說  像我們求道的三寶玄關 口訣 和同 這是天機我們不可洩落 國家機密也不能亂說要效法聖人仙佛的道理 這才是謹言。


3〉※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品德,不做非理事,不起非理念,不去非理地,奉公守法則是慎行也。


〈三〉注解修道要二六時中非常注意自己的人品道德 修道要四正 言要正 行要正 心要正  身要正大學云欲修其身者 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必先誠其意 誠意正心 為做人之基礎 尤為修行之要素。 不要做不合理的事 不起不合理地念頭 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 言行舉止 要注意 是否有合乎中庸之道  聖人云 慎心勿於隱微  遏意惡於動機 心念會主導我們的行為 修道之人隨時隨地 反聽自省的功夫很重要 常常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省察自己的行為 不去不合理得地方 現在是三期末劫年 外界機緣 法門 千奇百怪 我們不要好奇 我們要有始有終 好好守住師尊師母所留下來的道場 要學習顏回四勿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身為修道者 在社會做事要奉公守法 在修持的過程需要依佛規的規矩去做。


4〉※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故行必篤敬,方能取信於人,故曰言顧行,行顧言,絕勿輕於此,則道立矣。


〈四〉注解子張問孔子怎樣才可以到處行得  孔子說  說話須要忠誠信實 做事情要實實在在說到做到 做事要篤厚謹慎 雖然到了一個很落伍的國家也可以行得的 有理走遍天下走到那裏都很受歡迎 如果說話不忠誠信實 做事不篤厚謹慎 雖然在自己的鄉里恐怕也行不通 故行必篤敬 做事情能忠誠信實人才會相信你 才能取信人 所以中庸云言顧行 行顧言 君子胡不慥慥爾 修道者 說話與做事情 言行相顧真重要 不要看輕這一點。


5〉※修道之事,言善利人,合於口德;言不善害人,則失於口德。行於道利人合於德;行不善害人,則失身德。絕不可謗道,或品行不慎,毀及大道名譽,故修道者須謹言慎行,切勿疏忽。


〈五〉注解 修道的事情不是在佛堂才叫修道 道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平常要說好話說成全人的話說合理的話 不要陷入是非中 不造口業 俗語說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  人品行為不謹慎會來影響道的名聲 我們今日身為修道人要時時謹慎小心要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 如屢薄冰 切切實實不要疏忽謹言慎行 老師慈悲 修道人就要像君子一樣 君子人 心胸懬大 心胸坦蕩 仰不愧天俯不作於地 時時把自己地心表白給每一個人看 這個才叫做君子 不像你們修道 修道表面不敢講 可是背後的是非卻很多 修道人口德都不能夠守 不能夠謹慎小心你的一言一舉一行 你們想你所行在大的功德 都一樣在你們的口中流失掉 所以自古的聖人 都能夠謹言慎行 而你們現在的修道士 想成仙成佛 要先學會謹言慎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